再揭太极拳内劲的神秘面纱 练拳须从无极始( 五 )



由此可见 , 太极拳也是强调速度的 。 发力速度一般为0.08秒 , 经过训练的人的速度可以大大提高 。 一般一个动作的反应速度为O.02秒 , 经过训练的人的反应速度可降为0.01为秒 。 真正的太极拳高手 , l其出手速度是“迅雷不及掩耳” , 神I速之极 。 有种劲叫寸劲 , 只要腰板一动就把人发出了 , 加上穿的是宽的太极服 , 所以一般人以为他没有动 , 不接触对方 , 就用内功把人发倒了 。 还有一点 , 就是太极高手的“静力性力量”(弹力势能)特别大 , 肌肉的长度不改变就能把人发出 , 这也使人误认为是无需接触对方就能把人击倒 。

我认为 , 现在练太极拳的人 , 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, 都是为了修身健体 , 祛病延年 , 至于一些人想练太极拳克敌防身 , 用于技击 , 那么 , 即使你“十年不出门” , 一味大松大软 , 也是很难练出真功来的 。 要出真功 , 必须有强大的体力做基础 , 也就是先要“外练筋骨皮” 。 要想学技击的人 , 练太极拳之前最好先练拳 , 或者形意、八卦等 。 郝为真是先练外家拳 , 后练太极拳的;孙禄堂是先练形意、八卦 , 而且他精通多种外家拳 , 到50岁后才向郝为真学太极的 。

其次在选择套路时 , 要选择技击套路 , 不能光选择套路 。 孙禄堂先生教我岳父陈健侯的“三十六手”太极拳 , 难度相当大 , 一个指裆捶 , 矮步(又叫挖地步:脚尖着地 , 似在挖地)前进 , 人蹲得很低 , 碎步前进 。 孙禄堂在示范这式时 , 地上留下了三个深深的脚印 。 而拳形也不是现在的一般拳形 , 是食指弯曲 , 形如一个锥子 , 击出时是螺旋进击 。 此拳名之为“金刚拳” 。

再次 , 在盘架子时先要武练 。 武练又叫武功 , 属应敌技法 。 各式太极都有技击法 。 武练既是练技法 , 也是练“筋骨皮” 。 “筋骨皮”练好了 , 再文练——“内练一口气” , 打通任督二脉 , 能气沉丹田 , 直达会阴 , 这时就会全身血液鼓荡 , 气力培增 。 真正的内劲也就形成了 , 但这种内劲的本质还是肌肉力 。 一种具有整体性、灵活性、爆发性、隐蔽性、穿透性的肌肉力 。 所谓“外家”与“内家” , 其实只是他们的训练体系不同、开发潜能的方法不同而已 , 而其目的都是一样的 , 都是为了最终练出强大的内劲 。
【再揭太极拳内劲的神秘面纱 练拳须从无极始】

推荐阅读